• 0
  • 1
  • 2
  • 3
  • 4

党建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二)

日期:2020-05-20 17:20:19来源:未知浏览次数:0

 

上节课讲到了三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分别是“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两大历史任务需要一个先进的阶级领导完成”、“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今天我们继续~

 

04

先进知识分子的逐步成长壮大

 

五四时期是中国先进分子思想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经过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与劳工为伍”的实践,一批先进分子相继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深入工人群众的过程中,在参加反帝反军阀的实际斗争中,一步步成长起来,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准备了干部条件。

 

马克思(图源网络,侵删)

 

05

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的成立

 

1919年,在莫斯科举行了筹备建设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的会议,3月,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共产国际成立后,密切关注中国革命运动情况,帮助中国的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党组织,五四运动的发生,引起列宁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重视,并直接促使共产国际派员到中国了解情况,因而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过程。

 

第三共产国际成立(图源网络,侵删)

 

列宁(图源网络,侵删)

 

06

国内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酝酿、准备到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过程。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8月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20年10月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上海、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先进分子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陈独秀(图源网络,侵删)

 

李大钊(图源网络,侵删)

 

至此,中国共产党主客观条件都已成熟。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与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李达、李汉俊多次交谈之后,一致认为应该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静仁,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包惠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21年7月23日-30日期间先后于上海、嘉兴南湖召开。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并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

 

马林(图源网络,侵删)

 

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图源网络,侵删)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就讲到这里啦,下节课我们聊一聊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活动

 

 

备注:

本文资料来源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