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它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是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仍是大同小异。
端午节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简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有米粽、肉粽、豆粽、水晶粽......其中枣粽最受欢迎,因为枣粽谐音为“早中”,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合菖蒲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家家都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舟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赛龙舟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尤为盛行。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
画额头
端午以雄黄涂抹小孩额头的习俗,典型的方法是用以雄黄酒在小孩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